將數據在另外的地方實時產生一份可用的副本,此副本的使用不需要做數據恢復,可以將副本立即投入使用。這就是異地備份。
異地備份的數據復制有如下實現方式:
基于主機。基于主機的數據復制技術,可以不考慮存儲系統的同構問題,只要保持主機是相同的操作系統即可,而也存在支持異構主機之間的數據復制軟件,如BakBone NetVault Replicator就可以支持異構服務器之間的數據復制,可以支持跨越廣域網的遠程實時復制。缺點是需要占用一點主機資源。
基于存儲系統。利用存儲系統提供的數據復制軟件,復制的數據流通過存儲系統之間傳遞,和主機無關。這種方式的優勢是數據復制不占用主機資源,不足之處是需要災備中心的存儲系統和生產中心的存儲系統有嚴格的兼容性要求,一般需要來自同一個廠家的存儲系統,這樣對用戶的災備中心的存儲系統的選型帶來了限制。
基于光纖交換機。這項技術正在發展中,利用光纖交換機的新功能,或者利用管理軟件控制光纖交換機,對存儲系統進行虛擬化,然后管理軟件對管理的虛擬存儲池進行卷管理、卷復制、卷鏡像等技術,來實現數據的遠程復制。比較典型的有Storag-age,Falcon等。
基于應用的數據復制。這項技術有一定局限性,都是針對具體的應用。主要利用數據庫自身提供的復制模塊來完成,比如OracleDataGuard,Sybase Replication 等。
災難備份解決方案的分析及選擇
在推行計算機應用的過程中,銀行已深深體會到系統可用性對銀行業務的重要性。在保證到本地機房的高可用性之外,他們還認識到:對于意外引起的包括自然災害、設備損毀等災難性事件,仍然需要有相應的保護措施,以保障業務系統的連續運行,從而獲得良好的企業形象,保證社會的正常金融秩序。
事實上,對災難進行預防建設是危機管理的一部分。據一項美國的研究報告顯示,在災害之后,如果無法在14 天內恢復資訊作業,有75%的公司業務會完全停頓,43%再也無法重新開業,因而有20%的企業在兩年之內被迫宣告破產。另一方面,對于災害所造成的沖擊分析顯示,各行業最長可忍受的信息系統停機時間分別為:金融業-2天;銷售業-3.3天;制造業-4.9 天;保險業-5.6天。平均來看,一般行業可忍受的信息系統停機時間為4.8天(資料來源: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如果以營業收入的損失來看,金融業所遭受的損失最嚴重,可高達每日營業收入的50%。
由此可見,金融業對于信息技術的依賴程度尤其甚于其它行業,更難以容忍因為電腦中心停止服務所造成的慘重損失。同時,災難備份的實現并非單純的技術問題,其所涉及的將會是整個企業體所可能遭遇的問題,因而大多數的企業決策者都意識到災難備份計劃對企業的重要性。
災難備份計劃要求有周詳的事前準備,尤其是需要分析災難對業務的沖擊程度并相應制定災難后的恢復策略,同時配合最新的信息技術,提出最佳的恢復方案。在系統備份計劃建立以后,還必須在事前反復測試,并隨時調整、加以改進,完整的災難備份解決方案才得以建立。
更多相關異地備份的資訊歡迎致電“成都吉福匯”,服務熱線:400-028-4366/028-85538251
?